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育教学 >> 本科生教育 >> 培养方案 >> 正文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

发布日期:2018年09月01日      阅读:[]

一、专业简介

专业名称: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专业代码:081002

专业特色: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紧密结合内蒙古地区和学科优势,服务民族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注重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甘于奉献、团结协作及开拓进取的精神,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构建满足行业需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为全国和民族边疆地区暖通工程领域培养了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为民族边疆地区经济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4年,修业年限4~8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于少数民族边疆地区、面向全国,为适应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发展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科技创新意识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行业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能够系统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从事建筑环境营造和建筑能源系统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工程建设、设备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企事业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

毕业生毕业5年后,能达到具体目标如下:

1、具备健全的人格、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工程师的专业基本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严守职业道德规范,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

2、具备良好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经验积累,能够胜任本专业领域设计、施工、规划、研究、管理和咨询方面的工作。

3、具备综合应用数学、自然科学、专业理论等基础知识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法律、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因素。

4、具有再学习持续拓展知识的能力,能够从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方面的新理论、新工艺和新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具有创新意识和应用创新能力。

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国际化视野,拥有工程项目的组织协调能力及跨专业、跨职能团队的沟通交流能力,具备担任所在领域专业技术骨干或基层部门管理岗位的能力。

毕业要求:

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的语言工具用于解决建筑环境营造与建筑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具备数学和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为学习工程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奠定基础,用于解决建环工程领域复杂问题

1.2 具有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原理、电工电子学等学科基础知识,能够准确构建表达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数学模型并对其求解

1.3掌握运用力学、热科学原理、方法和专业知识分析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的工程问题

1.4能够将相关知识和数学模型用于工程中设备、工艺及系统设计方案的比较和验证。

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针对实际工程,结合专业知识,能够对复杂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判断。

2.2能根据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理,结合文献、规范、标准等,采用理论推导、实验验证、对比分析、综合判断等方法,分析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能够设计针对本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节能、健康、安全、文化、法律以及环境等因素。

3.1针对本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考虑法律、政策、健康、安全、文化、环境等制约因素,提出多种解决方案,以满足特定需求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

3.2针对多种解决方案,综合考虑项目需求以及法律、健康、安全、文化、环境等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方案的技术性、经济性和环境影响,提出创新性优化设计/开发方案

3.3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结合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施工管理和运行维护,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设计、施工管理流程或系统

4.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基于科学原理,结合良好的信息检索能力,采用科学方法,制定有效可行的研究方案

4.2针对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选用恰当的实验装置或测试仪器,准确地采集和整理实验或测试数据,安全开展实验研究

4.3针对本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对具体工程管理问题设计实验,正确处理、分析实验或测试数据,合理解释测试结果,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并应用于工程实践。

5.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针对本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够利用、开发和选择恰当的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运用新技术和智能信息化手段,能够正确预测、模拟和测试

5.2能够结合专业知识使用现代工程计算软件、检测仪器等工具,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预测和模拟,并理解其局限性。

6.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和标准,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项目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包括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技术标准体系、规范、知识产权、行业政策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

6.2基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标准,能够分析和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项目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方案,包括其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7.具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能够理解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管理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2具备较强的生态文明意识,能够评价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管理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注重优先保障环境。

8.了解中国国情,具有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社会进步的责任感,能在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了解中国国情,维护国家利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做到责任担当、服务社会,在工程实践中自觉履行责任

8.2具有良好的工程伦理观,能够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具有较强的市场敏感性和扎实肯干的品质,能够在学习与时间中提升职业素养。

9.在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时,能够在多学科组成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负责人的角色。

9.1在多学科背景下协同合作,能够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2在解决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时,具有较强的交流、协调与处理紧急复杂问题的能力,高质量完成工程项目。

10.能够就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针对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能够规范撰写工程管理专业实验、实习、实训报告及课程设计作业、毕业设计等文本,准确而有效地表达个人专业观点和设计思路,具备与业界同行、相关专业人员及社会公众进行良好沟通与交流的能力

10.2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工程管理基本知识和必要的专业语言,了解行业国际发展趋势,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

11.能够在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相关的多学科环境中理解和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理解并掌握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的基本方法,并用于指导和解决项目管理问题

11.2在多学科背景下,应用工程管理和工程经济决策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管理、经济分析,并做出合理决策。

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领域新发展的能力。

12.1能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和追踪新知识的意识,具有终身学习并适应行业新发展的意识

12.2紧跟科技与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坚持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持续提升个人的专业素养,以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五、主要课程及实践环节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B、电工电子学、流体力学A、传热学、工程热力学A、建筑环境学、自动控制原理、建筑设备系统自动化、流体输送与输配、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空调工程、燃气输配、通风工程、锅炉与锅炉房设备、制冷技术、供热工程、泵与风机、建筑环境与能源系统测试技术、建筑给水排水工程B、燃气燃烧与应用、暖通工程施工与管理、建筑设备工程概预算。

实践环节:物理实验A、金工实习B电工电子实习、空调工程课程设计、燃气输配课程设计、通风工程课程设计、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制冷技术课程设计、供热工程课程设计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六、教育平台构成、学分安排、毕业学分及学位授予要求

学位授予要求:

1.修满培养方案要求的学分,经审核准予毕业。

2.不含毕业设计(论文)必修课平均学分绩≥70.0分。

3.在校期间无记过及以上处分




上一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22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