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导师简介—金光
金光,女,48岁,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内蒙古自治区“热能工程”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内蒙古科技评估专家,内蒙古节能建筑节能协会专家会员,包头市“固定资产项目能源评估”首席专家,包头市“三八”红旗手,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学名师”,“科技工作”先进个人。
Email:hgjg@imust.cn
一、可招收研究生专业:
1.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2.工程热物理
3.热能工程
4.动力工程
二、主要研究领域:
分布式能源、能源建筑应用技术及工业热过程节能技术研究,包括太阳能、地源/空气源热泵、生物质及分布式储能等方向的实验及模拟研究。
三、学习及教育背景:
1.1989/09-1993/07,西安冶金建筑学院,供热通风及空调工程工学学士
2.2001/09-2004/07,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硕士
3.2009/09-2014/12, 内蒙古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工学博士
四、工作经历:
1.1993.07-2003.12 包头钢铁学院环境工程系教师
2.2004.10-2007.05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
3.2007.05-2009.12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4.2009.12-2012.12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委员会委员
5.2012.12-2016.08 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6.2016.08~至今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
五、科研成果: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热能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带领团队,紧紧围绕内蒙古地区的特色优势,以能源的分布式高效利用为手段,深入开展多能互补式能源系统集成和化学能转化机理研究、多孔结构介质内部热质传递机理及储释能增效策略、高效梯级储能中的机理研究与优化策略、分布式多能互补能源系统一体化建模等方向的研究工作。积极承担和参与国家、地方重点重大科技项目,适应地方经济的需要,建立了“分布式能源重点实验室”,开拓以绿色能源为基础的、具有内蒙古特色的分布式能源应用领域,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内蒙古地区优化能源结构,促进清洁、高效的能源产业升级做出突出贡献。目前,学校在白云鄂博矿综合利用国家级省部共建实验室和内蒙古洁净燃烧重点实验室以及分布式能源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采用优先引进高层次人才,优先经费支持,优先安排实验室、工作室等工作场所,提供优质的后勤保障等措施,大力支持金光教授学科团队开展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科研工作方面,主持和承担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近10 项,校级基金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共40余篇,SCI、EI检索收录10余篇,其中以第一和通讯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3篇,CSCD及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参编专著1部,以第一发明人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在内蒙古能源高效应用及建筑节能领域具有较高学术声望。
六、主持参与科研项目:
1.2009.1.1主持内蒙古科技厅发起的省部级项目:转炉干法除尘蒸发冷却器喷水量优化数值模拟研究;
2.2009.1.1主持内蒙古科技厅发起的地厅级项目:转炉干法除尘蒸发冷却器冷却机理研究”;
3.2009.7.1主持国家教育部发起的的省部级项目:转炉干法除尘液滴颗粒在高温烟气中蒸发特性研究;
4.2011.1.1 主持包头市科技局发起的地厅级项目:包头市工业企业节能评估政策及管理体系研究
5.2012.1.1主要参与国家基金委发起的国家级项目:气固两相流在穿越液池过程中的气固分离及规律研究
6.2013.1.1 参与自治区科技厅发起的省部级项目:煤基化工-动力多联产技术研究
7.2013.1.1 主持内蒙古教育厅发起的省部级项目:全尺度煤粉燃烧PM2.5微细颗粒物形成的破碎机理研究
8.2014.1.1 主要参与自治区科技厅发起的省部级项目:内蒙地区太阳能-地源热泵耦合系统运行特性研究
9.2015.1.1主持自治区发改委发起的地厅级项目:包头市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
10.2015.1.1主持内蒙古科技厅发起的省部级项目:基于地下水渗流的复杂结构热物性参数计算模型研究
11.2016.1.1 参与自治区政府发起的省部级项目:内蒙古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院士专家工作站
12.2016.1.1 主要参与自治区科技厅发起的省部级项目:基于新型直接接触蓄热器的熔融液滴破碎特性研究
13.2017.1.1主要参与国家基金委发起的国家级项目:气体穿越固液两相液池过程气泡动力学行为及其对颗粒运动分离影响机制
14.2017.1.1 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发起的省部级项目:浅层地热能-太阳能多能互补功/冷(热)联供技术与示范
15.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低品位热驱动的跨临界CO2-[Tf2N]吸收式制冷循环研究”;
16.美国能源基金会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体系的研究”;
17.内蒙古科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包钢薄板厂转炉干法除尘一次烟气冷却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18.包头环境科学研究院横向课题,“包头大安钢铁公司年产40万吨钢铁联合项目环境风险专项研究”
七、代表性论著:
1.Jin Guang,Tian Rui,Wu, Wenfei. Effectof nozzle swirl angle on the velocity and mass distributions in combustionchamber[J]. ICIC Express Letters, December 1, 2014, 8 (12): 3437-3443.
2.Jin Guang,Tian Rui,Li Xiao-Chuan,et al. Experimental Studies of Droplet Evaporation inHigh-temperature Air and CO2[C].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Mechatronicsutomation, January 2011, 2: 124-126.
3.Guang Jin,Rui Tian,Wen-fei Wu ,et al. Evaporation ParameterInvestigation of Single Droplet Based on the Thin-filmtheoryin High TemperatureConverter Gas[C]. 2011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2011,6(12):1-4
4.Jin G, Hu Q K, Wu W F, etal.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f Coagulating Sedimentationafter Addition Chemicals in the Radiant Sedimentation Tank[C] Asia-Pacific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11:1-4.
5.Jin Guang, Yang Xue,Bi Wenming, Mechanism and experiment research of the thermal response testperformance detecting platform, Energy and buildings
6.Wu X, Wang Z, Jin G, et al. Development andexperimental study on testing platform for rock-soil thermal responsetester[J]. Renewable Energy, 2016, 87:765-771. (通讯作者)
7.Jin G, Zhang X, Guo S, eta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rmal Short-circuiting in Borehole Heat Exchangers[J]. Energy Procedia, 2017, 105:1677-1682.
8.Guo S, Liu Q, Zhao J, et al. Evaluation and comparison oferythritol-based composites with addition of expanded graphite and carbonnanotubes[J]. Applied Energy, 2017, 205.(通讯作者)
9.Jin G, Zhang X, Guo S, etal.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rmal Short-circuiting in Borehole HeatExchangers [J]. Energy Procedia, 2017, 105:1677-1682.
10.Guo S, Zhao J, Yan J, et al. Economic Assessment ofMobilized Thermal Energy Storage for Distributed Users: A Case Study in China[J]. Applied Energy, 2016, 88:656-661.(通讯作者)
11.Guo S, Zhao J, Wang W, et al. Numerical study of theimprovement of an indirect contact mobilized thermal energy storagecontainer[J]. Applied Energy, 2016, 161:476-486.(通讯作者)
12.Guo S, Zhao J, Wang W, Jin G, et al. Experimentalstudy on solving the blocking for the direct contact mobilized thermal energystorage container[J].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5, 78(2):556-564.
13.吴晅, 刘卫, 路子业,等. 土壤蓄热-放热过程中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特性模拟[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33(3):204-213.(通讯作者)
14.吴晅, 焦晶晶, 梁盼龙,等. 顶部浸没竖直向下平口管口气泡膨胀脱离特性[J]. 化工学报, 2016,67(5):1868-1877.(通讯作者)
15.于晔,田瑞,金光.多叶螺旋线圈强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热换热的试验研究. 可再生能源,2013,31(5):18-21.
16.金光,田瑞,武文斐.基于“薄膜理论”的单个水滴在高温烟气中蒸发参数研究.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02
17.金光,李小川,宋兴旺.高温气体中水滴蒸发特性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1,12
18.金光,王正文,田瑞,于晔. 基于场协同的多叶螺旋线圈强化管内对流换热研究[J].热力发电,2015.01
19.韩斯东, 金光, 毕文明. 地源热泵土壤热物性测试实验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15(8):79-82.
20.韩斯东, 金光, 毕文明,等. 某地源热泵场地浅层土壤分层热物性响应实验[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5, 42(4):144-149.
21.金光, 杨雪, 毕文明. 浅层地热能热响应测试仪检测台检测机理及试验研究[J]. 可再生能源, 2015,33(2).
22.金光, 包宇, 郭少朋,等. 圆柱形内肋强化换热数值模拟与火积耗散分析[J]. 热能动力工程, 2018(4).
23.金光, 张之强, 吴晅,等. 严寒地区地源热泵地埋管周围土壤冻结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7,44(6):163-168.
24.张之强, 金光, 吴晅,等. 严寒地区地埋管换热器周围土壤冻结区域分布特征实验研究[J].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17(6):143-148.
25.金光, 张枭然, 吴晅,等. 基于不平衡系数对地埋管热短路的评价与分析[J]. 流体机械, 2016,44(12):75-82.
26.张枭然, 金光, 毕文明,等. 基于不平衡系数对热短路抑制措施的研究[J]. 建筑科学, 2016,32(12):85-92.
八、专利:
1.单颗粒高速液滴发生装置公开号:CN102210997A
2.利用储热材料射流破碎的直接接触式储放热装置公开号:CN107906994A
3.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大面积育苗系统公开号:CN204929807U
4.一种便于检漏的地源热泵装置公开号:CN205002442U
5.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大棚植物根部温控系统公开号:CN205102314U
6.一种基于地源热泵的温室大棚控温装置公开号:CN204929839U
7.一种改进的供热供冷系统公开号:CN205669897U
8.一种用于大型美发中心的热水供应系统公开号:CN205717906U